近年来,留坝县司法局聚焦法治乡村建设,以县、镇、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为依托,持续抓好“1(1名法律顾问)+10(10名法律明白人)+N(N名政法干警)”村级法律服务模式,让专业力量深度融入基层治理,用法治思维破解民生难题,为乡村振兴筑牢法治根基。
一是嵌入治理链条,当好决策“把关人”。“‘对违规村民罚款’属于无法律授权,村委会无权处罚”“‘外嫁女不享受本村福利’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平等原则”……在紫柏街道办小留坝村的村民代表大会上,法律顾问汪律师正逐条审核新修订的村规民约。这样的场景,如今在留坝县76个村(居)已成常态。该县建立村(居)法律顾问“参会制度”,要求法律顾问全程参与村(居)重大事务决策、规章制度修订、经济合同审核等工作。从土地流转协议到集体资产处置,法律顾问的专业意见如同“法治滤镜”,确保每一项决策都经得起法律检验。截至目前,全县村(居)法律顾问累计开展法律体检68次,提出专业建议201条,修订完善村规民约10余个,完成村务法律审查21件,从源头上防范了基层治理中的法律风险。
二是贴近群众需求,架起服务“连心桥”。“多亏张法官帮我撑腰,孩子们现在按月给赡养费了!”说起不久前解决的赡养纠纷,玉皇庙镇娘娘庙村村民旦桂莲老人难掩激动。这是留坝县法律服务“零距离”的生动写照。为打通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该县推行“线上咨询+线下办理”“定时坐班+预约服务”双轨模式。政法干警每月固定2天在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坐班,不定期下沉网格走访,“法律明白人”随时收集群众诉求,定期组织法律顾问、政法干警参加“院坝说法”活动,现场讲法,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同时,依托“12348”法律服务热线、微信视频咨询等平台,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专业帮助。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县政法干警累计值班90余人次,开展法治宣讲100余场次,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服务群众600余人次。
三是前移调解关口,筑牢平安“防火墙”。“要不是政法干警和法律明白人一起调解,这宅基地纠纷怕是要闹到法院去。”武关驿镇武关村村民赵某感慨道。原来,赵某与邻居因宅基地边界问题争执不下,村法律顾问得知后,联合村干部带着民法典条文上门调解,最终双方达成和解协议。留坝县将矛盾化解关口前移,构建起“法律顾问+政法干警+ 网格员+法律明白人”的联动机制。针对邻里纠纷、婚姻家庭、损害赔偿等常见矛盾,分类组建调解团队,邀请法律顾问、政法干警下沉参与,用法律条文释理,用案例故事说法。在重大问题隐患中,提前介入提供法律意见,预防化解潜在纠纷。今年以来,全县村(社区)法律顾问、政法干警参与信访调处12件次,成功调解纠纷50余起,将大量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如今,在留坝县的镇村社区,法律服务已成为基层治理的“标配”,从决策合法性审查到群众急难愁盼解决,从矛盾源头化解到法治观念普及,专业法律服务正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持久动能。下一步,留坝县将持续深化“1+10+N”村级法律服务模式,推动法律顾问下沉频次加密、法律明白人能力升级、政法干警包联机制细化,让专业法律力量更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以法治“软实力”夯实乡村治理“硬根基”,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