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秦岭南麓的留坝县,辖8个镇(街道)、76个村(社区),4.2万总人口中农村人口占比较高。过去,“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的地理条件,让基层群众常面临“办事远、跑路多、效率低”的难题。为破解这一痛点,该县锚定“群众办事更便捷”的目标,以完善基层政务服务体系为抓手,推动政务服务从“县上办”向“就近办、村里办、网上办”转型,逐步织密覆盖县镇村三级的便民服务网络。
硬件提档:便民场所变暖心驿站
要让群众“愿来办”,首先得让服务阵地“够实用”。该县实施便民服务场所“双提升”工程,对县政务大厅、8个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76个村(社区)便民服务室全部进行规范化改造,电脑、打印机、高拍仪等现代化设备配齐配强,休息椅、饮用水、材料复印区等便民设施一应俱全。同时,明确镇村两级服务机构职责,镇便民服务中心侧重“接件受理”,村便民服务室主打“帮办代办”,让“机构、职能、人员”全部落实到位,群众走进服务点,就能找到人、办成事。
网络延伸:政务服务触达“最后一米”
“不会用智能手机咋网上办事?”这是不少农村老人的顾虑,针对这一问题,该县将“高效办成一件事”政务专网全面延伸至镇村,实现县镇村三级网络全覆盖。在镇、村服务点,工作人员化身“办事向导”,手把手教老人操作“秦务员App”查社保,帮行动不便的村民代传低保申请材料,用“帮办代办”架起跨越数字鸿沟的桥梁。如今,村民不用再往返县城,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和县城一样的政务服务,跑路多的老问题成了“老黄历”。
能力充电:服务队伍变行家里手
政务服务好不好,关键看队伍强不强。该县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要求,常态化开展业务培训,从政务礼仪、事项受理标准,到网上办操作流程、镇村协助事项边界,培训内容按需定制。截至目前,该县开展培训12期,覆盖县镇村三级工作人员920人次。“以前碰到复杂的业务就慌,现在不管是医保缴费还是材料初审,我都能熟练办。”留侯镇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话,道出了基层服务队伍的成长与蜕变。
模式优化:群众办事怎么方便怎么来
群众需要啥,我们就做啥。该县结合镇(街道)履职事项梳理结果,将社保查询、医保缴费等高频政务事项,以及低保申请材料初审等配合服务事项,直接将受理窗口延伸到镇村。不仅如此,该县还打破区域限制,实现“就近办、村里办”与“跨村办、跨镇办”双向贯通。如今,该县“15分钟便民服务圈”已初见成效。县镇村三级联动的政务服务体系全面建成,群众“家门口办事、零距离服务”成常态;83%的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99.49%的事项“最多跑一次”,审批时限较改革前压缩超82%;企业开办全流程1小时内就能办结,“集成办、跨域办、一窗通办”落地见效。步行或骑上电动车,15分钟内就能办完社保、医保、民政等高频事项,这样的便利,正让越来越多的留坝群众感受到政务服务的暖心温度。(供稿人: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