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在村里当上“工薪族”

临近过年,高素英又领工资了!

“挣到钱了,置办年货去呀?”“就是嘞!”高素英和工友们排着队,拿着青桥驿镇社火坪村蜜环菌加工厂发放的工资,在一说一笑之间聊着这笔工资带来的喜悦。

高素英是青桥驿镇社火坪村的村民,儿女在外打工,60多岁的她便和家中残疾的老伴相互照料扶持着过日子。去年8月,当地的蜜环菌加工厂持续扩大招工规模,身体硬朗、手脚麻利的她经村上介绍,便开始到村里的蜜环菌加工厂工作。

“我主要就是干装料、运料这些活,比在地里干农活能轻松些,年龄大了以前想挣个钱难得很,现在一个月挣3900元的工资,我这个年龄能拿到这么多,很不错了!”高素英笑着告诉记者,在家门口上班,每天能挣上一百多元,下班了还能回家,每天也是更有盼头了:“厂里管三顿饭,我早上7点就过去吃饭,下午6点那会吃了饭就回家休息,还挺方便的。”

据悉,社火坪村蜜环菌加工厂于2024年年初开始建设,4月试运营投产。“我们当时也是看中这里丰富的林下资源以及当地中药材发展的市场前景,加上政府招商引资政策的支持,就果断在这建厂发展了。”据加工厂负责人王永忠介绍,从拌料、发酵、灭菌再到冷却、接种等流程,厂内已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蜜环菌生产体系。

机械加工与生产不仅减轻了体力劳动的负担,吸纳了像高素英这样的中老年劳动力,还以一些涉及育种检查等岗位工作吸引了青壮年劳动力返乡就业,隔壁新开岭村的杨帆就是其中之一。

“我是2023年年底从外地打工回来的,去年就一直在这个蜜环菌厂里干,一个月能挣七八千,离家也近,比外面好。”厂内班组长杨帆告诉记者,现在家乡发展得好了,就业机会也多,与其“背井离乡”,不如在家当个“工薪族”。“老板还给我们提供了毛慈菇菌种,我们当地人不仅能在这上班,也能和家里人一起弄些中药材,今年我也打算自己也种点。”

社火坪村蜜环菌加工厂带动着当地就业,也给当地的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以前我们这里种植中药材用的蜜环菌都是从外县购买,运输成本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现在有了加工厂,不仅让山林间的木屑、废柴‘变废为宝’,高品质菌种发往了四川、湖北等地,还弥补了蜜环菌生产与需求的空缺,老百姓种中药材的成本也就降低了。”青桥驿镇社火坪村驻村第一书记王鹏说。

据悉,2024年以来,社火坪村蜜环菌加工厂共招聘当地务工人员42来人,总发放工资112万余元,为村集体增收5万元。“我们在2025年还要继续扩大育菌规模,主要集中在毛慈菇和蜜环菌育种方面。”据王永忠介绍,目前,新开岭村和社火坪村的基地都已基本投产,后续将继续扩大对当地劳动力的招聘与产业发展支持。

蜜环菌加工厂的入驻,让社火坪村、新开岭村等村落焕发出新生活力,闲置劳动力的合理吸纳与青壮年劳动力的回流成为了产业振兴乡村的最佳样板,青桥驿镇的林下经济发展也持续迸发着强劲动力。(记者:刘慧 刘钰昕 通讯员:青桥驿镇 万国琴 曹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