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古城遗址

  一、汉王城遗址

  传说西汉初年(前206),在位于连云栈道安山驿东南,紫柏河(又名青羊河)西南岸修筑汉王城,周围群山环绕,南有画眉关,北有柴关岭,西有紫金山,东有老鸦山,山岭相连,众峰环围,层峦叠嶂,高入云霄。东晋元帝建武初年(317),山洪暴发,汉王城池被冲毁。1996年后其遗迹因城建而毁之。

  二、三交城遗址

  三交城在从褒谷南口到其以北200余里的一个名叫回车的地方。西江口(江口镇)附近的江西营在回车道东端,是从汉中向西北去凤州与向东北去长安的三江交汇地。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载:“褒水东经三交城,城在三水之会,一水北出长安,一水西北出仇池,一水东北出太白山,是城所以取名矣!褒水又东南得丙水,丙水上承丙穴,穴出嘉鱼(今孔雀台村鱼洞子处),常以三月出,十月入”。褒水上游的三交城,位于褒斜栈道军事要冲之险关西江口附近的江西营。此处为文川道、太白山路和回车道与褒斜栈道的交汇点。《留坝厅志》载:“回车道在留坝厅境,东西走向,与古陈仓道、连云栈道、褒斜栈道、文川道相接,经两河口、刘家沟、玉皇庙等处,在西江口呈‘什字’,地理位置非常险要”。西河(北出长安之水)源于眉县之奥山(属虢川河),原为长安所辖,南流至此;蒿坝河西北出仇池,水系凤县银门寺(古仇池东流之水);太白河东出太白至江口汇红岩河水向西南流之为褒水,正好三水相汇。现在,江西营尚有古城遗迹。江西营位于褒水(北栈河)东岸土塬,东西窄峡,面积约一平方公里,北、西北、东北三水相会,边沿倚险峭绝的山峰,向东南流去,形成暴流的褒水。三交城,修筑在距河床30米高的塬上(现为梯田)。1971年,村民抬田修地时,挖出古城墙一段,墙基为石条和汉砖砌就,宽4米,长5~6米;平面几何图案清晰,砖宽17厘米,长34厘米,厚6.8厘米。围绕城墙基一周约2公里。城座东南向西北,三水环绕,居高临下。据村民赵景福家谱、祖辈传说及遗迹看,确为三交城遗址。三交城为汉高祖北定三秦的主要军事重镇。尔后,又为三国及晋代的军事战略要冲。由于风云变化,南北朝蜀道交兵及战争频繁的唐末五代,将三交城毁于一旦。东晋初年,因山洪暴发被泥沙淹埋。特别是在南北朝时期,十六国纷争,多次在蜀道交战。南朝的宋、齐、梁与北朝的北魏为争夺汉中和仇池地区并予以控制,曾在褒斜栈道的西江口(今江口镇)长期设防,派重兵把守。北魏也多次派大军占领仇池(今甘肃西南部成县一带),并以仇池为基地进攻汉中。仇池氐族杨氏政权之武力,曾两次攻下汉中,三次进攻白马城(今勉县武侯镇),并由陈仓古道返回车戍,占河池郡道,攻西江口,扎营镇守褒斜栈道天险关隘西江口关。同时,修复三交城,屯兵、练武、蓄粮、养马。西魏文帝大统初年(535),因战乱和山洪蚀毁三交城,军民移居梭椤村(江口镇),三交城(江西营)亦成一片废墟。梁武帝太清三年(549),西魏遣雍州刺史达奚武为大都督,及行台杨宽率众七万,由陈仓古道取回车戎,入斜谷道(褒斜道),占领西江口,于梭椤村重修三交城(又名梭椤城),固守天险要塞,次年攻占汉中。南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11月,金将完颜杲令李彦琦、关师古等对熙河(今甘肃临洮)秦州、凤翔等地佯攻,牵制和吸引守军吴兵力。后又聚兵长安,杨言将由子午道南侵,造成宋军王彦部的错觉,把防守重点由金州(今安康)移向石泉东北池河等地,放松了对金兵东面的守御。12月,从长安往东南进攻。次年2月,金兵攻战汉中。因后援不继,军心不稳,在宋军前后截击下,金兵于4月放弃汉中,从褒斜栈道退往关中途中,对关隘要道大部摧毁,尤武休关和西江口关破坏极为严重,梭椤城亦遭火焚。5月,南宋守军吴和刘子羽两军在阻截重创金兵,又在西江口重建梭椤城(梭椤村)。明洪武年间(1374~1398),在梭椤城东南建“洪武寺”,城内建筑城中城,设武衙门,建兵房,平整教场。现梭椤城和洪武寺遗迹依存。历史上对褒水三交城的说法并不一致。《留坝厅志》载:“三交城在留坝厅南,武关旧驿(姜窝子)”,则丙穴出嘉鱼处的鱼洞子确在姜窝子以北。此说与《水经注》不符。

  三、留坝厅城(称旧城)遗址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5)十二月,设留坝厅。嘉庆五年(1800),由同知龙万育选平坦之地(今留坝中学)筑以土城,旋圮。城东以水井沟,南至紫柏河,西以娘娘庙沟,北倚山岭而建;城高两丈,墙基以沙、石块砌垒,东西2门,以木栏之;土筑城墙,厚为3丈,城周长约3里,东西、南北各长1里。通判署在城内。城墙因沙、土风化,不久毁于匪。现存北城墙根基(壕沟痕迹)。《留坝厅志》载:“以山为障,东、西、南三面削土为之,五板而堵而雉。建城维时,经营草创,以敌匪滋事骚扰”。

  四、太平山城(称新城)

  老城皆因河滨沙砾筑之,常遇山水暴发浸啮,城根砰磕雷动,数年则圮。清嘉庆十一年(1806)兵变,居民荡离。11月,巡抚方维旬览其厅疆地理,虑其军政民旅,察其天时地利,认为需建新城;西安守军德楞泰等认为留坝为栈道要路,该厅系抚民同知衙署仓库、兵房、监狱,须有城捍卫,遂联名奏章交军机处呈上,要求更立新城,移建于太坪岭(今太平山)。随后,奏章核准,由留坝厅同知任奎光于嘉庆十三年(1808)承修,于嘉庆十六年(1811)竣工。同知任奎光《新建留坝厅城垣记》有详细记载。清《留坝厅志》曾将其文载入:“城围长三百四十三丈,垛口五百二十有五,计一里八分五厘;城身高二丈二尺,其上垛堞高六尺,其下入地深五尺;底宽二丈二尺,顶阔一丈二尺有奇;内土外砖,堞墙、排墙、女墙海漫皆以砖;南北门台城楼二座,南日阳德,北曰寿安;角台二,炮台三,马道四,水洞四,水道三十,堆房三,东南倚山,西北濒紫柏河,经始于十三年,造成于十六年。嘉庆二十四年(1819),坍陷五十三丈二尺,同知吕朝选修之。道光二年(1822),坍陷四十九丈一尺,同知唐锡铎修之。今北门迤西复陷九十三丈有奇,道光二十二年(1842)修之。崇墉孔固,水带山环,诚一方之保障也。然而,城之内太平山居其半,文武官廨居其半,兵房居其半,卒鲜隙地以处民故;商旅皆居南城外焉。”新城建成,又经多次维修,继建坛、祠等,气势雄伟磅礴,尤南北两门高8米,台楼3层,飞檐翘角,极为壮观。城墙用糯米浆与石灰掺沙土板筑,石条围沿,十分坚固,以防决口。中华民国初年(1912),城墙及城楼依存。1958年后,因基本建设用料,逐年拆砖取石,毁为壕口。现仅存太平山沿山城墙一段,长200余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