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褒斜古栈道上, 有个叫红岩河的地方 (现属留坝县江口镇管辖) 。 红岩河的锅场、 柏树沟、 方家湾和太阳湾等地, 悬崖峭壁, 地势险要。红岩河流到这里, 河床狭窄, 水流湍急, 道路十分艰险。汉武帝元光年间, 武帝决定重修褒斜栈道, 以便从汉江漕运至褒水, 再逆水而上至太白, 但是因此地水流湍急, 无法漕运, 只好重开栈道, 由车转运至斜水。 于是便派张汤的儿子张昂任汉中太守, 发送数万民工和兵士重修褒斜道。 来到红岩河的一个队, 共三千余人, 带队头目叫张平, 据说是张汤的侄子。 他把三千人的队伍驻扎在柏树沟口和对面的方家湾。 张平看了这里的地形, 只是滔滔滚滚的急流, 哪有人可行的道路? 要想通过, 只有在崖上凿洞、 栽石桩、 架木梁、铺木板才行。于是就上山砍树, 从河底栽桩、 搭架, 人站在架上凿岩洞。可是,工程还没进行到一半,突遭暴雨袭击, 洪水大作, 将从河里竖起来的临时架板全部冲毁,同时将河底冲的更深,重新再搭架已根本不可能了。张平整日愁眉苦脸,无计可施, 何况工期又逼得很紧, 他虽与张昂沾亲带故, 但是完不成任务,一样要被治罪。 正在焦急中的张平, 一日外出, 碰见了一个采药的老人, 他就问: “老人家, 你有啥好办法吗? ” 老人家说: “我们这里的山上, 有割不尽的青藤, 长的可达数丈, 而且柔软结实耐磨, 你可用青藤结成长绳, 用绳拴在人的腰上, 把人吊到要凿洞的地方后, 再把绳的另一端拴在崖上的树根部, 让人放心的凿, 又安全可靠, 又能施展气力” 。
张平采纳了老人的建议, 果然成效显著。同时, 他自己又想出了一套鼓励人心的办法: 在东面山坡的岩石上, 打磨了一块石碑, 把凿洞打眼功劳大的民工和士兵的名字刻在上面, 供后人纪念。依原所存碑文记载: 有突出贡献的民夫和士兵共 31 人, 不幸坠入河中淹死的 5 人, 当地百姓支援, 捐物捐钱的 13 人的姓名都刻在碑上。采药老人于德中名字排在最前面。
历时一年零八个月的时间, 四十八个石眼终于凿成, 并在石眼里栽上了石条, 石条上架了木梁, 木梁上又铺了木板。一条栈道的咽喉段落终于打通。现在, 记录修路英雄事迹的碑文虽然模糊不清, 但打磨成石碑的岩石还在, 所凿的四十八个窟窿依然完好, 它们都证明着那一段修凿栈道的辉宏历史。
(陈荣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