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坝厅志》 山川志载: “虢川河, 俗名西河, 源出郿县之奥山, 经凤县进口, 至碾子坝入厅境; 又东南至倒贴金, 蒿坝河注之, 南流至西江口, 入紫金河。”
西河由凤县与留坝交界的倒贴金处入境, 流经铜牌沟、 狮子坝、 天峰、白庙、 西河口, 从据传是 “三交城” 遗址的江西营汇入褒河南流而去, 在县境内长 19.3 公里, 其流域统称为 “狮子坝” 。
西河在崇山峻岭间盘绕, 寂寞的河水清清凌凌淌呵淌, 经岁累年冲积出一湾湾肥美平整的土地, 于是就有了生民来此居住、 生息、 耕种、 繁衍至今, 形成了独有的生活习惯, 民俗风情生态。 这里的山民敦厚持重、 勤劳朴素、 崇礼和善, 由于过去这里山大沟深、 交通不便、 相对闭塞, 以至于保留下了许多异于它处古朴淳厚的民间习俗风尚, “狮子坝地社火”就是这样一朵遗存在川道深坳里的民间艺术奇葩。 其由清末狮子坝人王得印, 年青时常去宝鸡、 关中一带行医治病, 喜好民间文艺, 拜师学成后将地社火传入西河流域。原地社火形式是群体性、 社会性较强, 艺术表演形式为舞蹈加眉户曲调为主。 传入狮子坝后因地理交通闭塞及传承方式、 制度的演变而具有了自己独有的表演形式与本土化特征,它将原整本舞台大戏独幕化、 零碎化、 民间化了, 不拘场地, 可在较宽大的乡村场院上表演, 亦可在农家的门厅屋堂中开演, 分为文戏、 武戏两类, 主要表现为哑戏舞蹈打斗,视剧情也可独白或开唱, 每个剧目的演出时间短则三、 五分钟, 长则不过半个时辰。武戏类有: 战灵官、 三战吕布、 辟山救母、 哪吒闹海等; 文戏类有: 千里护皇嫂、 平贵回窑、 三娘教子、 铡美案等; 与其它地社火不同的是表演唱, 诙谐类有表演、 乐器伴奏, 如: 王大娘钉缸、 张良卖布、 猪八戒背媳妇、 十八相送等剧目。伴奏乐器多为锣、 钗、 钹、 铰、 鼓、 二胡、 板胡、 三弦等类; 兵器有刀、 茅、 剑、 鞭、 锏、 棒、 斧、 戟; 服装为各色五彩帽、 衣、 袍、 蟒、 襟、箭衣、 彩裙、 龙凤头饰、 靴; 道具有各类面具、 令旗、 令剑、 水火棍、 枷、 排灯、文扇、 武扇等。
过去农村条件差,但阻碍不了民间艺人的表演热情,他们自己想办法, 因陋就简, 利用木板、 纸片、 彩纸、 花布等各种材料动手制做服装、 头饰和兵器道具, 在乡场上点起灯笼火把, 拉开架势, 锣鼓家什敲起来, 将过去物质贫乏、 缺吃少穿的年景一样闹的红火喜气, 一样把地场子戏演的精彩纷呈, 围看的山民如痴如醉兴高采烈, 一片叫好……现狮子坝地社火已传承至第 5 代, 除过已七、 八十岁的老一辈艺人包光照、 包光胜、 王作栋等外, 现在主要演艺人为包胜武、 包志斌、 包胜明、 何振金、 何忠峰、 何振武、何振华、 陈敬等四代五代传承人, 相挨着的天峰村、 白庙村为其传承, 演艺的主要地点。
西河流域山高菁密、 地广人稀, 地社火成为人们逢年过节庆祝丰收,自娱自乐或逢红白喜事必要粉墨开场的民间艺术。演员全来自平时从事农耕生产和屋头灶间的老汉老婆, 姑嫂媳妇、 小伙姑娘, 连小孩子也以去外村窜演能充做举灯笼的一角为荣。 他们无比热爱出自乡土上, 家门口的社火艺术, 一辈向一辈传承教导, 耳濡目染, 乡民已熟悉了剧中情节和人物, 表演起来热情高涨, 十分投入, 戏里戏外十分默契, 生活中的情节、 语言、 插科打诨、 信手拈入戏中, 围观的老少乡亲常常为表演者的恢谐和滑稽逗得笑做一团, 气氛热烈而快乐。 大山深处, 漆黑的夜晚远处寒星点点,狗吠声声, 一圈烟火, 篝火闪烁照亮的社火表演场地锣鼓阵阵, 剑舞戟绕、演员入角入戏、 表演认真、 翻腾打斗, 幽默逗笑, 远近村落老少男女结伙从条条山路上赶来围观看社火戏, 已成为狮子坝年节必不可少的内容, 就像吃炖猪脚杆没有苞谷烧酒喝一样不可思议。
近年来, 政府对农村文化的投资力度逐步加大, 配发了服装、 道具、 乐器、 音响, 民间艺术表演的条件得到根本改善, 西河里的地社火已走向县城和汉中大地方表演, 充分展示了古老民间艺术的魅力。2010 年, 狮子坝地社火被列为留坝县非遗保护名录后,又被申报列为了汉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柴秦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