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勤劳双手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青桥驿镇:庭院“小经济”赋能乡村“新活力”


图片

秋日清晨,青桥驿镇两岔河村的卢华玉在房前屋后忙碌着,院子里晾晒着丰收的玉米和水稻,她吃过早饭,喂完土鸡和土猪,便在自己后院的蜂群中忙碌了起来……

图片

卢华玉是村里的监测户,丈夫患尿毒症去世。年近60岁的卢华玉没有选择颓废,而是认真努力把日子过好。在镇村干部的帮助下,她积极发展产业,养蜂40余箱、养鸡50只、种植中药材2亩……记者见到她时,她满脸自豪地说:“今年蜂蜜卖了7千多元,其他收入算下来有1万元左右,今年预计能赚小2万元。

青桥驿镇山大沟深,条件有限,镇内常住人口大部分为无劳动能力、弱劳动力或半劳动能力的老年人,面对外出务工就业难、门前务工渠道窄的难题,他们像卢华玉一样开发“庭院经济”,发展特色种养产业。

走进狮子坝村的脱贫户夏志云家里,映入眼帘的是满院子蔷薇、菊花、红豆等,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夏志云夫妻是村里出了名的勤快人,1975年夏志云因一场意外失去了双手和左眼,丧失大部分劳动能力,那时他才20岁。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他曾绝望过,但在家人的鼓励和陪伴下,他没有被困难打倒,而是琢磨出一套生产工具,可以让自己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劳作。

图片

如今,夏志云已经68岁了,面对生活依旧积极乐观。他发展的产业有猪苓、天麻,蜂蜜、鸡、猪等,同时利用后院闲置土地,种植了0.5亩的山药,满脸笑意地讲着今年收入有2万元左右。

干净整洁的道路、生态宜居的环境、色彩饱满的墙绘、硕果累累的菜园、圈舍内鸡鸭欢唱、林下中药材长势喜人……在青桥驿镇,像卢华玉、夏志云这样通过发展“庭院经济”、林下产业增收致富的故事还有很多。

图片

今年以来,青桥驿镇围绕“用勤劳双手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活动,积极打造“一村一品、一户一策”的“山地度假·水韵青桥”特色小镇,做好美丽庭院与产业发展的农旅融合文章。同时把发展“庭院经济”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鼓励村民盘活院内闲置土地,因地制宜发展产业,让院子有赚头、日子有盼头、村子有看头,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青桥驿镇 万国琴)